邵陽新聞網(wǎng)訊(記者 羅中利 通訊員 關楊博) 日前,由王城書畫院院長劉浪整理的拓片集《尋古傳真——武岡摩崖石刻檔案》面世,這是武岡市搶救性保護摩崖石刻邁出的重要步伐。將石刻的“大千世界”收于一冊,劉浪有望通過舉辦拓印展、出版成書等途徑,讓廣大市民欣賞到珍貴歷史文物資料和精美書法藝術品。
武岡素有黔巫要地、三省通衢之稱,自古人文薈萃,歷代名流或留足跡,或飄墨香,或以故事千古傳奇,伴古城熠熠生輝。其中,境內(nèi)留存的200余處摩崖石刻更是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者。因日曬雨淋和缺乏保護,目前部分摩崖石刻風化剝蝕的跡象明顯。閑暇時游覽風景名勝、民居祠堂等地,劉浪在領略武岡燦爛文化的同時,沉迷于研究字體各異、功底深厚的摩崖石刻,扼腕其命運衰落,立志拯救珍貴歷史資料,大力傳承摩崖石刻文化。
由于受地理位置、氣溫降水、地層巖性、地質(zhì)構(gòu)造等影響,武岡境內(nèi)的摩崖石刻存在裂隙、水侵蝕等,戶外保存難度大。采用墨拓手段將文字、圖形、紋飾印在紙上,作為檔案資料永久性保存,是對石刻保護的有效手段。自2014年以來,作為拓印高手的劉浪利用空閑時間走遍了武岡城鄉(xiāng)各地,拓片真實“記錄”了原物,陰刻的文字有凹下的感覺,陽刻的圖畫圖案也有凸起的感覺。其黑白分明,比原物更為清晰。拓片集中,劉浪整理拓印的有法相巖和同保山、云山和雙峰山的摩崖石刻、碑刻,有“中國楹聯(lián)第一村”浪石古名居的楹聯(lián)石刻,有其他地方的摩崖石刻和民居、祠堂、廟宇等建筑的楹聯(lián)石刻、門楣石刻和墻刻,總數(shù)達200余件。
深廣厚重的《尋古傳真——武岡摩崖石刻檔案》是一道獨特的武岡古城歷史文化大餐。仔細研讀集子,中國古代的重要歷史現(xiàn)象、重大歷史事件和著名典實躍然于拓片之上。其中,云山“秦人古道”講述著先秦焚書坑儒和尋仙問藥的慘烈荒誕;文廟前墻上刻石閃耀著陶侃勤政廉政、愛民重教的人文光輝;同保巖里王安石所題的“砯巖”,演繹著社會改革的艱難和凝重;法相巖的摩崖石刻見證儒道佛三教的大融合,反映了官員文人的心路歷程;浪石古民居的楹聯(lián)則是大中華“耕讀文化”史的最好解讀。從拓片集中,廣大市民也可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在文學上,摩崖詩歌意蘊豐厚、格調(diào)清雅,古楹聯(lián)卻虛實結(jié)合、大氣磅礴;在書法上,石刻字體有魏碑、顏體、柳體、歐體,有隸書、楷書、行書、草書,更多的是書者自成一體;在美術鐫刻上,石刻和楹聯(lián)大都有邊飾,造型不落窠臼、刻工講究,線條明快活潑、匠心獨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