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陽新聞網(wǎng)10月25日訊(通訊員 孫詠梅 張中興)金秋十月,稻谷飄香。新邵縣各地晚稻陸續(xù)成熟,大地漸染金黃,處處一派豐收的景象,農民搶抓晴好天氣加緊晚稻收割,確保糧食顆粒歸倉。10月24日,走進坪上鎮(zhèn)同心村的連片稻田,放眼望去,飽滿的谷穗壓彎了稻稈,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稻香。金黃的稻田里,機聲隆隆,收割機來回穿梭,迅速地將稻谷收入“囊中”,收割、脫粒、碎稈還田,不一會,一大片水稻就全部收割完畢。脫粒后的稻谷從收割機傳送管中傾瀉而落,村民們有序裝袋、綁袋、運回倉庫烘干。
“我們合作社一共種了500多畝雙季稻,今年晚稻長勢不錯,合作社通過集中育秧、機插機拋、生物防控等技術確保糧食高產,相比去年每畝增產200斤左右?!边@幾天,種糧大戶、富強水稻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負責人艾利銘忙得不可開交。他介紹,如今正是秋冬種的關鍵期,必須要搶抓有利時機。因為晚稻收割后,緊接著就要實施冬種計劃,組織栽種油菜,時間可耽誤不得。
為抓好糧食安全,今年以來,新邵縣進一步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,實行糧食生產縣級領導聯(lián)鄉(xiāng)鎮(zhèn)、駐村工作隊和科級干部包村的工作機制,實現(xiàn)413個村糧食生產幫扶全覆蓋。縣財政增加糧食生產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集中育秧、機械化操作、社會化服務、適度規(guī)模經(jīng)營等方面。同時緊緊圍繞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目標,按照水稻種植生產季節(jié)、時間節(jié)點要求,在田塊相對集中、新型主體發(fā)展較快的地區(qū),著力支持種糧大戶等新型主體開展提供實地技術指導,普及農機檢修、集中育秧、綠色生產等技術,解決農民生產遇到的困難。
新邵縣還加大對雙季稻示范片區(qū)的建設,引進優(yōu)質高產早稻新品種、實行集中育秧、機械化耕作等來提高糧食的增產潛力。目前,全縣有5個萬畝雙季稻示范片。
據(jù)了解,今年新邵縣晚稻種植面積為18.3萬畝,預計平均每畝單產超900斤。目前,新邵縣各合作社和農戶正開足馬力,全面推進晚稻收割工作。